

加载中...
《愤怒的小鸟》教学案例
---超轻粘土制作
一、教材分析
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,手部发育的不断完善,孩子们的小手越发的灵活了。他们用超轻粘土不仅能够制造出事物的大体轮廓,还能够将细节处理的比较好。学生在一年级之前就具有捏制粘土的经验,所以在制作过程中稍加提醒注意事项即可。利用超轻粘土让学生自己构想所要捏制的主题,通过此活动引发其对艺术的兴趣及创作能力.
二、学情分析
愤怒的小鸟是现在孩子们比较熟悉的话题,一谈到这个名词,孩子们不仅一脸的兴奋,而且还讲得头头是道。借助孩子么已有的经验,我顺势鼓励孩子们用橡皮泥作出自己最喜欢的那只小鸟。
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,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,教师讲授、指导少而精,尽量让学生多练、多动,多给学生时间以发挥创作空间。
三、教学目标
1.情感目标:
从课题入手,激发学生制作欲望,培养学生制作兴趣 ,从而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,以提升美感、品味。
2.认知目标:
鼓励学生动手操作,熟悉超轻粘土的特性,能构想各种形状和组合的方式,了解利用超轻粘土制作的基本方法。
3.实践目标:
结合学生生活实际,围绕主课题,引导学生大胆实践,提高学生动手能力。能用传统泥塑的方法,搓、压、揉、捏、贴、接等塑造立体形象。注意颜色的搭配和谐。能根据实际操作需要运用工具,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,促进知识迁移,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
四 、授课对象:
小学一年级
五、课前准备:
教师:多媒体课件以及“愤怒的小鸟”制作流程图
学生:每人一套轻粘土工具,一套超轻粘土
六、教学重点难点:
重点:通过传统泥塑的方法搓、压、揉、捏、贴、接等塑造立体形象。
难点:超轻粘土制作过程及制作方法
七、 教学过程:
(一)组织教学
(二)创设情境,引入新课
同学们看过电影《愤怒的小鸟》吗?大家请欣赏!
(播放电影《愤怒的小鸟》片段)
电影中主要有哪些动物?(火箭、炸弹、蓝鸟、红鸟),它们是用什么制作成的(超轻粘土),今天用我们手中的超轻粘土来制作出动画中的这些卡通形象,好吗?
(出示轻粘土作品)
(三)师示范制作过程:
师:这几个就是“愤怒的小鸟”中的小鸟。 愤怒的小鸟,有小红鸟、炸弹鸟、散弹鸟、投弹鸟、超速鸟。无比强大的家族,对猪家族一路追杀,彪悍无比。今天,老师就教大家其中的两个主要人物。
生:好,我想做这支红色的,
生:不要,我要这只黄色的。
生:我也要......
师:我们今天主要制作红色和黑色的小鸟,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超轻粘土。(师出示图片)
1、师:先来看看这只小红鸟的做法:(出示课件制作流程图,师生一起做,以老师示范讲解为主)
a.拿出红色,白色,黄色和黑色的超轻粘土,分别捏成小鸟的圆头,嘴,眼睛,眉毛,肚皮和尾巴。(注意各部位与身体大小搭配要合适)
b.先贴肚皮再安嘴巴,嘴巴用剪刀剪一下,分成上下两半。
c.再分别粘上眉毛,眼白,眼珠;然后在头顶上粘上羽毛。
d.在鸟头的下后方钻一个小洞,把尾巴安上。
师:这样红色的小鸟就完成了。大家相互的看一下,看谁做的最漂亮,最有创意。
2、下面我们分组制作黑炸弹。
各小组分工合作,共同完成制作(师出示制作流程图,生边做师边巡视指导)
a.准备材料。材料和制作红色的小鸟相同,不过这次是黑色的圆头,褐色的眉毛,灰色的肚皮。
b.最先开始制作的还是肚皮和嘴巴。
c.下一步,也是粘眼珠和眼白。
d.可不要忘了还有小尾巴呀。
e.最后一步也是最要注意的一步,眉毛!
师:大功告成了,两只神气的小鸟诞生了。同学们,觉得简单吗?回家后,可以放在家里的展示台上,展示给别人看。
(四)作业展评
1、自评: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自评,挑选出创意造型最好的小鸟并说明理由。
2. 互评:欣赏各小组挑选出的小鸟,进行再次选举,评出最佳创意、最佳手工的作品。
(五)课后拓展
教师小结并提出要求:课后请大家可利用超轻粘土材料,同家长一起制作其他的小鸟,设计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作品,可从造型、材料等方面进行大胆想象。
(六)板书设计:
愤怒的小鸟
制作方法:
1 看——愤怒的小鸟
2 想——造型和用料
3 做——制作和组合
教学反思:
在本课中,学生通过观看录像视频,欣赏图片,小组交流,动手制作,互相评价等活动,使学生能积极的开动脑筋,展开想象,大胆尝试,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感受。在制作过程中,能够较熟练运用传统泥塑的方法,搓、压、揉、捏、贴、接等塑造立体形象。《愤怒的小鸟》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话题,一谈到这个名词,孩子们不仅一脸的兴奋,而且还讲得头头是道。借助孩子么已有的经验,我顺势鼓励孩子们用超轻粘土作出自己最喜欢的那只小鸟。这是孩子们乐于表现的内容,学生们的思维达到了正常发挥。看着学生们的创作,那份奇思妙想,这就是孩子们的纯真。在今后的教学中,还应多加强与孩子的沟通,了解发现他们“亮点”,再予以启发,我想教学效果会更不一样。
在交流、分享和评价中,学生能积极响应。在学生之间的互动,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不仅锻炼了交往能力,同时让学生懂得了学习的途径是多方面的,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和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态度、情感价值观也得到发展。
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制作欲望,培养学生制作兴趣。不光使学生学会了根据实际操作需要运用工具,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,促进知识迁移,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孩子们一个个做得有模有样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