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加载中...
创客教育与中学物理学科融合研究
――关于八代水火箭的项目研究
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二二中学 王亚男 451164
摘要:本课题是学生在学习九年级物理《热机》时,由热机的原理联想火箭而确定的选题,旨在通过这一主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,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研究的精神和物理学科素养的提升。是课堂延伸法的学习方式。通过查阅资料、小组讨论、自己动手制作水火箭、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调整方案。通过多次研究,最终设计并研发出第八代水火箭(GPS测高和距、GSM同步显示),并发射成功。
关键词:水火箭;传感;GPS;项目研究
一、选题依据
水火箭项目研究是在学习了《热机》这一知识后进行的研究性学习项目,在此之前,学生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一定理、惯性、作用力与反作用力、能量转化等相关知识。有着现实的知识储备,能够将这些知识通过这一研究性学习将知识进行建构和运用。
二、研究价值
1.八代水火箭的项目研究,通过小组合作、学习、自主探究、亲身实践研究出八代水火箭。初步了解火箭发射的有关科学知识,把所学知识(牛顿第一定律、作用与反作用、能量守恒定律)与现实生活相联系。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,有助于学科知识的理解运用。
2.在实践中反复探究、遇到问题采取反复实践、借助已有生活经验、学习他人经验等方法去再创新、创造,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,同时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,探究意识及认真细致、敢于创新、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。
3.八代水火箭的项目研究,最终会形成一个水火箭项目课程。为初中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(项目研究)提供了一个可借鉴、可参考的蓝本。
三、研究内容和方法
通过这次活动,我们逐渐改进了火箭箭体、头锥、尾翼,解决了阻力过大的问题;通过多次调试和实验解决了发射控制的问题,从而改变了瓶内气压大小;通过向专家学习,了解了新的科技技术,利用气压传感器和GPS定位解决了测量高度和距离的问题。然后通过GSM模块解决了数据传输和显示的问题。研究内容包括:1.发射轨道对射程的影响;2.弹头重量对发射轨道的影响;3.发射仰角的影响;4.怎样实现高度和距离的准确测量。
研究学习所采用的的方式、方法主要有:1、自主学习;2、小组讨论、交流;3、网络资源的查阅;4、动手实验;5、向老师请教;6、向专业人士请教;7、向专家学习。8、分析、总结。
四、研究活动过程
1.信号采集单元
由7.4V锂电池组供电,通过电源稳压芯片提供5V和3V电源,5V电源为GSM模块供电,3V电源为GPS模块、大气压传感器、存储芯片和单片机供电。工作时GPS模块、大气压传感器把得到的GPS坐标和大气压值传给单片机,单片机通过运算处理得到距离和高度,再控制GSM模块把其数据通过SMS(短信)发给终端单元。
2.终端单元
由7.4V锂电池组供电,通过电源稳压芯片提供5V和3V电源,5V电源为GSM模块供电,3V电源为单片机供电。
火箭匹配——工作时单片机通过GSM模块把匹配信息发给所匹配的火箭来完成匹配工作。
接收火箭内容——工作时当信号采集单元发送短信后,终端单元中的GSM模块会接收到短信,此时单片机读取GSM模块中的短信内容并解析,然后控制显示屏显示出来。
五、研究结论
通过这一次课题活动,使我们真正体验到了科学研究的乐趣,整个活动充满着科学研究的氛围。我们运用物理课中学到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、指导实践,使我们研究问题有条理,解决问题有方法。通过这次活动,我们逐渐改进了火箭箭体、头锥、尾翼,解决了阻力过大的问题;通过多次调试和实验解决了发射控制的问题,从而改变了瓶内气压大小;通过向专家学习,了解了新的科技技术,利用气压传感器和GPS定位解决了测量高度和距离的问题。然后通过GSM模块解决了数据传输和显示的问题。归纳如下:
1.水火箭的竖直升高高度与瓶内水位的关系
通过实验得出,当水量为1/3时,水火箭飞地最高.气压与射程成正比.气压越大,喷水的力量越大,水火箭的冲量越大,水火箭做反冲运动.但是水量过多,喷不完。所以,只有当水火箭内的气压与水量适当时,才能飞地更远更高.
2.怎样提高水火箭的稳定性
首先,水火箭顶部应为尖的,以便于减小空气阻力;其次瓶体形状应接近流线型,这样便于气流的通过。
3.发射轨道对射程的影响
固定水量,发射仰角50°.利用无轨发射架和70cm发射架分别发射水火箭并记录结果:有轨发射器在准确度上胜于无轨发射器.
4.弹头重量对发射轨道的影响
固定水量,发射仰角50°,使用有轨发射器.弹头依序放置填充物,质量为30g,40g,50g,60g.比较弹头重量对水火箭发射轨道的影响.实验的结果得知,这个质量是不确定的,因水火箭的不同而异.
5.发射仰角的影响
固定水量,使用有轨发射器.分别使用发射仰角35°、45°、55°、65°、75°.水火箭的斜发与斜抛有关,所以由理论可得发射仰角为45°时,飞行距离最长.但由发射的结果得知:在发射仰角45°到55°之间(约为52°)时,可以达到最大的射程.
6.怎样实现高度和距离的准确测量
距离:由于采用尺寸测量方面获取发射距离,比较浪费时间和人力,测量精度也得不到保证,故选用GPS定位来获取发射点和着陆点两点的GPS坐标,再通过算法获取到两点前的距离。
高度:由于火箭发射的轨迹为抛物线,所以不能用传统的方面测量,故选用大气压传感器可获得发射点和发射中的最高点两点的气压值,通过算法和获得气压差并得到高度差及火箭发射高度。
六、研究反思
通过这一次研究性学习,我们小组合作,在老师和专家的指导帮助下,研制出了新一代的可定位便于测量的水火箭,解决了一直困扰我们的高度和距离测量的问题。但是伴随着这个问题的解决,新生的问题:比如加入模块后头锥质量较大,影响飞行的高度,还有采用的GSM模块进行信号的传输,数据不容易丢失,但是传输过程延迟较严重。而对于推动力方面的改进,其一设想模型----(横向)多重分离推进装置,即采用多个辅助瓶体捆绑在主题瓶体周围,发射时同时脱离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:如何控制和火箭主箭体同时脱离?其二模型是---(纵向)三级分离式,即模拟真实火箭发射时三级分离,实现在空中的多次助推,提升飞行的高度。
参考文献:
[1]蒋志萍.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指导[M].西安:西安地图出版社.2003.